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小学中段阅读教学论文 借助“有型”的训练 提升“无形”的语

时间:2017-10-3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新课标》指出:中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要重点教会学生抓重点词理解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于是,我们组就把朗读教学,怎样借助“有型”的训练,提升“无形”的语感作为我们研讨的主题。因为,朗读能力的提高是提升学生理解能

《新课标》指出:中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要重点教会学生抓重点词理解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于是,我们组就把朗读教学,怎样借助“有型”的训练,提升“无形”的语感作为我们研讨的主题。因为,朗读能力的提高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很好的掌握抓词理解课文的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抓关键词,重点句,重视情感体验,指导有效朗读

一篇课文,真正精妙的语言表达也就那么几处,是值得细心体味、沉吟、把玩的。文本语言需要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沉淀、加温;文章会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彰显、升华。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朗读教学指导上方法较为单调、机械、生硬,常常是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有的时候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让听的人活受罪。由此我们深感朗读必须建立在恰当的理解上,通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加深对文章情感的体验,使朗读指导更具实效性。

二、阅读教学,要始终坚持“以读为本”

苏教版语文教材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练,以演促读”。在教学中,我们应考虑如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我组通过集体教研,觉得以下几点较适合中年级学段:

1、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

2、体验朗读

(1)换位体验朗读

例如:在韩老师将要执教的《掌声》这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当成小英真切体会小英的情绪变化,学生读得很投入,体会得也很深刻。最后还结合身边的同学谈了很多感受。

(2)唤起生活体验朗读。

以生活的感受为牵引,读出感情。如《卧薪尝胆》中,对于越王尝胆的这一举动,学生表现得很平淡,我就问你们偶尔吃过鱼胆吗?是什么滋味啊?天天吃呢?学生想到自己的感受后,再来读写越王的句子心情就沉重多了!

3、想象朗读

激发想象,丰富文本。可以引导学生从被朗读主体的动作、神态、语言,从耳听、鼻嗅、口尝、手摸等方面多角度想象,体味文字背后的画面、蕴涵的不同情感。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现帮助理解词义,有助于他们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不同含义。从而用恰当的语气来表达感悟。如《小露珠》中这样写道:抚摸、掠过、拂过、小露珠爬着,滚着,笑着。如果我们学生用动作来表现帮助理解词义,就有助于他们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不同含义。从而用恰当的语气来表达感悟。

4、品味朗读   

品味词语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对一些准确、传神、生动的词语,让学生主动品味其语言的内涵,有助于学生领悟文章情感,理解课文内涵。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品味,朗读句子的时候,对文章情感的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

5、对比朗读   

比较是思维的操作手段,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的异同的思维过程,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加强比较性朗读训练,有助于在一定的背景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6、点评促读

以巧妙的、有针对性、激励的点评促进学生的读。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者”,调动着学生读的兴趣,营造着课堂读的氛围,同时也点拨了学生朗读技巧。

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品读。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再到读得有感情。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带着对文章的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声中流淌。

因此在中段的阅读教学中,特别是三年级的起始段,一定要根据课标的要求在理解中提高朗读能力,在朗读中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形成学生自主品读的能力。

四、本课题研究中的反思

1、本课题研究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2、本课题研究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学生习惯于接受知识,而不是去发现,我们的课题研究要求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新知识,这样对于习惯接受性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只要遵循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与文本对话,其间教师要启发、诱导、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无定法”,只要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直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标签:


相关内容

2015-2016学年下期三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2015-2016学年下期三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1.试卷所呈现的特点: 本份数学测试卷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试题贴近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


告诉你的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告诉你的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假期马上就要来临,如何让孩子更有效的利用这段时间,需要家长们用心地来考虑这个问题。对于偏科的孩子这段假期时光更是珍贵不已。好多家长都反映,女孩子的数学科目总是一大难题,今天来分享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并不难,只是知……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用发展性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