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教研组 高年级数学 研训 时间 2010 年 3月10 日 研训 地点 高年级数学办 发言人 或主讲人 纪勤杰 研训 人数 4 研训 模式 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阮雪峰、王勤峰、陆慧英 联络员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学习课程标准(4——6年级) 纪勤杰逐条读四条
| 教研组 | 高年级数学 | 研训 时间 | 2010年 3月10 日 | 研训 地点 | 高年级数学办 |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纪勤杰 | 研训 人数 | 4 | 研训 模式 | 讨论 |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 阮雪峰、王勤峰、陆慧英 | 联络员 |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学习课程标准(4——6年级) 纪勤杰逐条读四条建议。大家分别进行讨论。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 和理解数学。 大家一致认为,学校的多媒体课件很好地为学生的直观学习搭建了平台,本学期力争做到堂堂新授课有课件,保证课件的直观性和抽象性。 另外,一些只有通过孩子或老师实物操作演示才能充分体验的课例,一定要保证这样的过程。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大家认为高年级的很多孩子具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我们在课堂上要尽量创设这样的情景,要注重问题的挑战性,导向性,特别是很多规律、性质的总结一定要来自学生。课堂上,创设不同层次的题目,保证各类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阮老师说高年级因为题目的复杂性,我们做的还是比较欠缺的。要让学生经历方法的多样化的过程,在比较中去抽象出对于个人而言最简洁的方法。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王老师说检测题型与实事的结合是新课程的一个特点,一星期中有一堂课能与学生身边的事情结合,在数学周活动中让学生去解决问题,一些规律让学生在实验中去验证、或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我们努力努力能够办到。 | |||||
| 学 校 | 平师附小 | 研训 时间 | 3月11日 | 研训 地点 | 中数办 |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张晓燕 | 研训 人数 | 6 | 研训 模式 | 学习、讨论 |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 蒋翠英、 张丽霞、朱建平、张珍、朱冬梅、张晓燕 | 联络员 | 张晓燕 |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今天的教研活动,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们重温了《浙江省教学管理指南》、《学科教学建议》,并将相关要求落实到教研组计划的制定中。然后教研组制定教学计划,讨论学科周主题活动方案。 首先,我们在前期集中学习与最近的自学中,又一次领悟了《指南》与《建议》的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方向,我们将按照《指南》与《建议》中的要求,用它们来指导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 对于本学期各自任教的教材内容,我们组的每位老师利用上班或休息时间都已熟悉过,甚至有几位老师假期在家就开始研究教材,学习教参了。因而,大家对教材的安排,教材上的重难点,都已非常熟悉,有的已经想好了解决策略。比如我们三年级,第一单元是《位置与方向》,这块内容开学初就学有些困难,所以我们决定先进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在这块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复习方向的一些旧知,渗透新知,然后等时机成熟了,再来学习一单的知识,可能就水到渠成了,同样四单《年、月、日》的认识,时间的计算等都要早作准备。 活动最后,我们学习了数学大组的工作计划,围绕我校数学教研活动的主题 :“全面提升数学文本解读能力,有效提高数学教与学质量。”提出了学科周的活动方案:“解决问题能力大比拼”。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培养学生仔细阅读题目,认真分析关键词句,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 |||||
教师文章目前,低年级学生的口算速度慢、出错率高,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已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与智力发展。而要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关键是要提升口算训练的效率。如何提升低年级口算训练的效率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遵循……
文章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在“全……
文章摘要:古诗词是古典文化的精华所在,是祖国语言的根基,老师们觉得难教、怕教的现象令人深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笔者将“六艺(诵、唱、书、画、演、唱)”与古诗词的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