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18-01-2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参加人员:张主任三四年级语组全体成员 主 题: 课堂提问的艺术 形 式: 座 谈 会 教研记录: 张主任: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诸如知识面、驾驭教材、洞察力、控制场面的能力等等),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

参加人员:张主任  三四年级语组全体成员

主    题:      课堂提问的艺术

形    式:        座 谈 会

教研记录:

    张主任: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诸如知识面、驾驭教材、洞察力、控制场面的能力等等),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灵魂不仅体现在“启发式”上,更应建立在对主、客体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科学地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上。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居高临下地设疑、激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对象的一系列“矛盾”之中,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具体地说要做到那几点呢?

    铭:精心设计提问,要触动课文分析的“神经”。传统的教学是注意课堂提问的,但提问的目的只是把教材问题化,即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一问一答,在形式上很热烈,实际上却不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因此,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触动“神经”。所谓触动神经,一要触动课文的“神经”,即牵动文章核心的重要问题;二要触动学生的“神经”,把他们引领到探求问题的忘我境界,以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娇:要抓住思路从整体上设计提问。提问要沿着文章的思路,抓住主要人物、主要线索及主要特征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并能从一个问题引到另一个问题,使每个问题成为整个链条里的一环。例如小语第八册《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写的是飞机由于安装了雷达,夜航时能畅通无阻,从而彻底解决了飞机夜航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而雷达的发明又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文章的主要线索是:蝙蝠的启示→3次试验→揭开秘密→制成雷达。课堂教学时,我沿着文章的思路,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分析课文:开篇提问: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蝙蝠和雷达有什么联系呢?问而不答,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在师生共同学习中设计若干个小问题:这篇课文先提了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启示)科学家们是怎样弄清这个问题的?(3次实验)飞机在夜间为什么能安全飞行?(制成雷达)这些问题的总体设计,抓住了文章的主要线索,牵动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霞:要突出基础,围绕规律设计提问。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和掌握新知,从而在不断的复现和深化中形成规律性的知识。例如五年制第九册《金色的鱼钩》一课,在讲第一段时我是这样提问的:①这篇课文开头是怎样交待记叙文四个要素的?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写记叙文的知识举一反三地回答出课文的内容。②课文的第二小节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几句话和后面的课文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读课文后,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答出:“这说明老班长是个饱经风霜、体质很差、和蔼可亲的人,为故事的发展作了铺垫,为老班长的牺牲埋下了伏笔”。这样学生就很快地领会了作者安排后面几段内容的意图和作者的写作目的,为学生独立总结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奠定了基矗③在归纳总结时,我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恰当吗?为什么?通过对全文的分析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文章的题目贴切、含义深刻;文章的故事是紧紧围绕“鱼”展开的,而鱼是“鱼钩”引出来的,做鱼钩来解除饥饿威胁的办法又是老班长想出来的;老班长亲手钩鱼救了同志而牺牲了自己,表现了一位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铭:目标指向学生,以调动学习主动性。设计问题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自己要尽可能少讲一些,循序渐进地运用具有本质意义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注意那些虽然认识但从未深入研究的现象,并用问题引导他们自己作出教师想作出的结论。。 参加人员:   张主任  四年级语文组全体成员

主    题:     关于校本教材的实施

形    式:       座 谈 会

主持人
张主任
记  录
  铭
缺  席


教研记录:

主讲:张主任

1.考核奖励办法:出勤  讨论发言   主讲   等来评定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定义

一、课程内容的三种取向

1.  课程内容即教材

2.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3.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二、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

1.  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2.  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

3.  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

三、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连续性   顺序性和整合性

四、三对关系

1.  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

2.  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

3.  直线式和螺旋式

五、课程的类型和结构   即组织方式

1.  根据课程的组织方式分类

2.  以课程哲学观为基础分类



主讲: 铭

讨论:关于校本教材的实施

大家看校本课程实施有哪些方面要做?对校本课程实施有哪些影响?

李贞:万事开头难,是应该先编写教材还是先准备课程或课件,我们的教材网络和外界的书籍,然后归类编写,分年级。教法跟原来的上课有一定的区别,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经验,激发创新思维,不同的学生给与不同的评价等。

曹媛:课程计划先制定,看可行性,背景、观念想法相结合。决策者实施者交流  通过校本课程开放突出特色教师的观念与能力  观念是否与课改相结合

课程要有生命力

评价:自评、互评

作业:课程内容的体会,反思

      本课程可以涉及那些内容?

      那些条件对课程实施有影响的? 标签:


相关内容

教研文章 积累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
教研文章 积累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

论文交流 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


老师优秀论文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
老师优秀论文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

文章 带着问题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显然,“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对于学生的……


教研论文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教研论文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最新文章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作者:江阴市教研室 匡金龙 摘要: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冲突”不断产生、化解和发展的过程。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应该善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充分激活已有的学习经验,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应充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