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学论文 教师如何从儿童经验角度用好教材

时间:2018-01-3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文章交流作为沟通学生与教材的教师,首先理应认清儿童经验与教材的关系,理解教材的真正价值。在形成关于儿童和教材的正确认识后,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教师怎样把这种意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即如何用教材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应用教材来解

文章交流  作为沟通学生与教材的教师,首先理应认清儿童经验与教材的关系,理解教材的真正价值。在形成关于儿童和教材的正确认识后,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教师怎样把这种意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即如何用教材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应用教材来解释和引导学生现有的经验,把教材变成学生经验的一部分,以促进学生经验的发展。要解答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考虑:一是学生当下经验中有哪些可利用的因素与教材有关;二是怎样利用这些因素;三是教师的教材知识怎样用以帮助解释学生的需要和行动,指导学生成长。
首先,教师有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找到教材与学生当下经验的连接点。学生之所以感到教材所提供的系统知识与他们当前的生活情境相去甚远,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教材知识恢复到学生经验发展的适当水平,没有把教材与学生现有经验中的一些重要因素,如认知水平、情感体验、技能发展和态度价值观等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重新组织教材,使学习内容变为学生现在所做的、所想的和所经受的一部分。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找到学生经验的生长点,即儿童的认知水平处在何种程度,需要何种情感体验,有哪些技能需求,兴趣和动机在哪等,找到了这些,就找到了教材与学生经验间的联系。也就是说,教师所呈现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已经看到的、感觉到的和爱好的东西相联系,而不是要外加于学生的一些抽象的形式和符号。我们知道,教材不是儿童现在生活经验的代替品,但教材所呈现的逻辑化知识是由儿童经验发展而来的,要是教师在用教材教学时看不到和抓不住学生经验中可利用的一些因素,那么,这种教学就很有可能是机械的和死板的,只是把一些与学生生活无多大关系的空洞的符号塞给学生。
其次,教师要知道如何利用学生现在经验中与教材有关的这些因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依赖于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由于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经验之间的差距,对教材所代表的逻辑经验进行适当的加工改造,使其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同时,当学生碰到运用他们目前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和现象时,教师应当利用教材的相关知识,以适当的形式解释学生当前的认知冲突,指导和促进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在情感方面,只有与学生真实生活相接近的学习材料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如果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学内容无法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学生就很有可能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与自己的实际经验相联系,也就很难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独特的感受。至于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或许与教材的关系更为密切。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感受到的是学生的兴趣与教师所教的内容格格不入,缺乏学习动机。究其原因,是由于所提供的材料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要求。兴趣和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当下的兴趣在哪里,学习是基于什么样的动机,另一方面,要考虑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以何种方式组织呈现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材只有融于学生的生活,作用于学生的精神需要,才会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动机。
最后,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教材知识帮助解释学生的需要和行为,并确定学生所处的环境,以便使他们的成长获得适当的指导。教师是既掌握教材知识,又具有丰富的成人经验的人。他要用教材教学,就必然要研读教材,根据个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教材知识。面对学生的需要和行为时,教师的个人教材知识往往能快速准确地予以解释,因为教师所理解的教材,虽与学生经验的教材存在差异,但由于教师在理解教材时会更多地思考“学生该如何更好地理解这些教材知识”,所以是最接近儿童经验的。在教学过程中,优秀的教师更多时候是根据学生所处的现场环境,以及现时的需要和行为,利用个人的教材知识灵活教学,指导和促进学生经验的不断生长。

标签:


相关内容

教研文章 积累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
教研文章 积累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

论文交流 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


老师优秀论文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
老师优秀论文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

文章 带着问题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显然,“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对于学生的……


教研论文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教研论文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最新文章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作者:江阴市教研室 匡金龙 摘要: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冲突”不断产生、化解和发展的过程。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应该善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充分激活已有的学习经验,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应充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