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论文 尝试作业批阅新方式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时间:2018-04-2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教师文章 尝试作业批阅新方式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平度市灰埠镇灰埠小学 王新强 作业批改对于每一名教师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不仅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批

教师文章 尝试作业批阅新方式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平度市灰埠镇灰埠小学 王新强
作业批改对于每一名教师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不仅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此外,作业批改也是数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途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说:情感教育学是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而作为评价手段的重要内容之一的作业批改,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由此可以看出作业批改的重要性。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对于作业的批改并不重视,更谈不上研究。只是遵循历来已久的习惯,打上“√”或者“×”,然后打上分数,或者打上“甲、乙、丙、丁”,也或者是“A、B、C、D”等。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片面性。致使学生对错误不够重视,失去了作业所应起的作用。我在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对数学作业的批改进行了两点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变“×”为“?”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但却改变改变了学生的习惯,起到了“×”所不能起的作用。用红笔批阅打“×”,非常醒目、刺眼,学生看过之后,感觉不舒服,没有特别的想法,只是把错误改过来罢了,甚至有的学生把别人正确答案抄过来。但是我们在学生做错的地方打上“?”,学生收到作业本打开看到它,不会感到刺眼,他会去思考:我做的肯定有问题,不然老师为什么会打上“?”。这样就起到了我们所期盼达到的效果。这正如一个学生所说:“当我打开作业本,惊奇的发现,作业本上没有了鲜红刺眼的×,而是出现了一个温馨的、引起我思考的?”。由此可以看出,此种方法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二、作业后面写评语



评语本来是批改学生作文时用的,但我在几年的数学作业批改中,尝试使用批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有的学生做应用题忘记写单位名称,我会写上一句:小心!你丢了东西!学生看到这幽默的一句,会会心一笑,把这问题改正,以后此类问题出现的就会少了。有的学生在做计算题时,往往出现过程准确,而到最后一步却出错,非常可惜,我会写上一句:坚持一步就是胜利的彼岸,但这一步错误,满盘皆输,这充满温馨期望的话语,学生容易接受,也会明白,数学题的每一步都要严谨。有的学生作业全部作对,我会写上:你真棒!不简单,你成功了!祝贺你,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有的学生因为智力问题,作业出错较多,我也不歧视他。只要作业有做对的,即使是对一道,我也会写上:有进步,老师相信你会给我更多惊喜的。以其鼓励学生学习的信心。对于书写好作业又正确的学生,我会写上:批阅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你能让老师一直享受下去吗?既对学生提出了表扬,又提出了希望,学生会朝着老师所要求的去努力的。在这一句句批语里,充满了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也充满了拳拳爱心,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当然,使用评语时,也要注意把评语写得明白、具体、亲切、实事求是,充满激励性和启发性,这样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千万不可随意而为,盲目去写,这样会适得其反。



     通过以上两点有益的尝试,学生喜欢上了我,也喜欢上我所任教的学科—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在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一定会有收获。

标签:


相关内容

关于创新精神培养的论文 基于直观 创生精彩
关于创新精神培养的论文 基于直观 创生精彩

优秀文章交流 基于直观 创生精彩 作者: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魏光明 当下数学教学的一种可喜倾向是教师越来越尊重儿童地位,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得学生的身体和心智得到解放和舒展。这样的课堂,教师并不需要费尽心思去追求赏心悦目的“艺术化”效果……


教师论文 丰富学生体验 凸显数学本质-----
教师论文 丰富学生体验 凸显数学本质-----

文章预览 这次教学过程,对于突破平移特征的感受做得很好。教师通过无声地表达自己的数法,让学生“创造”出以留下的痕迹来判断平移的距离,便于学生体验、感悟平移的特征。通过有引导的观察,帮助学生对平移形成较科学的、整体的认识。 这节课至少还有两个问……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论文 从儿童立场解读“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论文 从儿童立场解读“

优秀文章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相对比较枯燥的学习内容。如何将概念教学演绎地扎实而生动,成为一线教师新的关注焦点。在2011年无锡市小学数学会课活动中,我执教了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第一课时,不算长的磨课经历使我比较深切地体会到: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