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北师大版《背土豆》观摩课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18-05-0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教学目的: 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能应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的:
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能应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棋子,课件。
教学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很多孩子都很喜欢吃土豆,你们喜欢吗?小老鼠也很喜欢吃土豆,你瞧!(出示课件:教材第36页情景图)
    师:谁能把图中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啊!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讲故事。
    师:是啊,小老鼠找到了7个土豆,它高兴极了,急忙装在口袋里背上就跑,结果还丢了1个土豆。同学们发现了不少数学信息呢。这里面就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背土豆)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导入新课,在观察情景图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准备工作。
二探究新知
1.“背土豆”中的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仔细看看第一幅图,看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两堆土豆,一堆有5个,另一堆有2个。
      师:那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生:小老鼠一共可以背走几个土豆呢?
    师:这也是老师想知道的问题?根据我们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想该怎么解决呢?
    生:左边有5个,右边有2个,一共有7个,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算,用加法,列式是5+2—7。
    师:说得很好。但是小老鼠并没有背走那么多。不信你仔细看第二幅图,小老鼠的口袋上有一个大洞,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还剩多少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学生可能会这样:
  ?摆出7颗棋子代表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的1颗棋子,所以7—1—6,还剩6个土豆。
    ?可以画7个圆表示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的1个圆,所以7一I一6,也是还剩6个十百
  2.口袋上的洞……
  师:小老鼠的口袋(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4234)里最初装了7个土豆,外边i个也没有了,就是说外面有0个土豆(边说边板书算式记录);当小老鼠的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的时候,里面有几个土豆?用算式该怎么记录?
    生:里面还剩6个土豆,算式是7—1—6。
    师:如果每次都从口袋里掉出1个土豆,你能用算式记录下每一次的结果吗?可以用你手里的棋子摆一摆,再写算式记录下来。
    学生边摆棋子边记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一直这样漏下去,等小老鼠回到家的时候,口袋里就1个也没有了。现在把你记录的算式跟大家说说吧!
    汇报交流后,填写教材第36页表格。
    3.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
    师:看图后你明白了什么?说一说。
    在小组交流后,汇报。
    生1:原来大鱼缸里有5条小金鱼,现在又放进2条,这样鱼缸里面一共有7条小金鱼。
    生2:原来有7个鸡蛋,已经有2个鸡蛋孵出了小鸡,现在还剩5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用棋子演示“背土豆”游戏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记录,使学生懂得数学算式是记录活动的简单符号,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计算的能力,更让学生明白了7的组成,进一步体会到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三、总结
    师:同学们,能把前面学习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应用到“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计算”中,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是越来越棒了,希望今后能巧妙地加以运用,帮你解决更多的问题!
板书设计:
背土豆(得数7的加减法)
7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作业设计:
  A类
    看图列式计算。
    o o o o  o o o
    口+口=口
    口+口=口
    口一口=口
    口一口=口
    (考查知识点:得数是7的加法计算和相应的减法计算;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看图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B类
  I.算式接龙。
     (考查知识点:7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计算)
2.树上有7个
,小丽摘了2个
,还剩几个
        <考查知识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标签:


相关内容

阅读教学研究文章 实施小语阅读教学应坚持
阅读教学研究文章 实施小语阅读教学应坚持

文章学习 实施小语阅读教学应坚持的主要原则 重庆市巫溪县教研室 特级教师 彭辉……


教师论文 探析错因 强本固基── “认识分
教师论文 探析错因 强本固基── “认识分

教学实践论文 一次小学数学毕业试卷中,出现了如下一道题:“幼儿园老师把4千克饼干平均分给5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个班的小朋友分得这些饼干的( )/(),分得( )/()千克。”经统计,此题平均正确率不到75%。其中,前后两空的答案发生颠倒最为普遍,其次也不……


教研论文 教求有“度” 学方有“效”
教研论文 教求有“度” 学方有“效”

文章摘要: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度”就是教师基于对教材的钻研和理解,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恰当地进行引导;“悟”就是学生逐步感悟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研究教材,把握教之“度”;也需要教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