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学随笔:重视不完全归纳过程中的“验证”

时间:2018-06-2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教学《2和5的倍数的特征》,在学生从“百数表”中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出5和2的倍数后,我让学生观察、归纳5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点,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很快发现“5的倍数是个位上是0或5的自然数”。 学生对于5的倍数特征的清晰表达是不是表示经过不完全归纳的


教学《2和5的倍数的特征》,在学生从“百数表”中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出5和2的倍数后,我让学生观察、归纳5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点,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很快发现“5的倍数是个位上是0或5的自然数”。

学生对于5的倍数特征的清晰表达是不是表示经过不完全归纳的过程,他们就已经把结论内化成了自己的认识?为了加深学生对结论的理解,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我情不自禁地追问道:“这只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的5的倍数特征,是不是所有个位上是0或5的自然数都是5的倍数呢?”

这一追问犹如一颗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面,学生思维的涟漪荡漾开来。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探索本,急急忙忙算了起来。一个学生说:“我通过举例的方法,295和380除以5没有余数,这两个数都比100大的数,所以我认为所有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举两个数就说明刚才的发现适合所有的自然数,是不是太简单啦?”这个学生的回答立刻引起了质疑,但也有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我们全班每人都任意举几个例子合在一起,如果个位上是0或5的自然数都是5 的倍数,不就能说明我们的发现是对的吗?”就在他们继续举例计算的时候,一个学生悄悄地说:“正例是举不尽的,但我举不到反例,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这时,王晓涛却大声嚷嚷起来:“我找到让你们相信的理由了。5的倍数是从5开始依次加5,个位上会出现0、5,0、5……只有0或5两种情况,100以内是这样,超过100也是这样,所以我认为所有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用学生都确认的加法的结果来理解5的倍数的特征,这可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我不由自主带头把掌声送给了他,也带着全班学生一起用这方法推算了一次。就在大家还沉浸在王晓涛的想法中时,徐赵超涨红了脸说:“一个无论多大的数除以5,除到十位上时余数只能是1、2、3、4,这时把个位上的数移下来继续除,如果个位上是0,那么10、20、30、40除以5没有余数;如果个位上是5,那么5、15、25、35、45除以5也没有余数。所以说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多么灵动的想法和缜密的思维!全班学生再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不完全归纳法是学生经常使用的探索数学结论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一般分为三个环节,即猜测—验证—得出结论。其中验证环节最能体现一个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常常为了追求所谓教学效率而对验证环节进行简单化处理,过早由猜测得到结论,造成部分学生对结论的道理认识肤浅,对结论的应用更多的是机械模仿。笔者认为,学生建构一个新知具有一系列的过程,每一个过程的功能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上述教学过程中,后面两个学生的想法已经从结论的本质去探寻结论的原因。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想法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要求太高了。我以为,就算有部分学生听不懂,但是否经历这样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不一样的。只有在这样充满思辨的验证过程中,充分暴露学生丰富的思维过程,数学学习对于人的思维发展的价值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标签:


相关内容

优秀教研论文欣赏:关注“细节”,收获成功
优秀教研论文欣赏:关注“细节”,收获成功

关注“细节”,收获成功 湖北省武汉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邝淑艺 曾经读过一则西方的小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有两匹被公认为很出色的马(姑且称之为A马和B马吧)进行了一场比赛。比赛结束后,电子记录显示A马获得了胜利,但仅比B马快了一个鼻子那么一丁点儿的……


最新优秀教研论文:从生活中来,回数学中去
最新优秀教研论文:从生活中来,回数学中去

从生活中来,回数学中去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小学 罗秋宏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小学教研室 张志平 【摘要】 创设教学情境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创设教学情境从生活中来,但最终应回归数学课堂。教师要思考数学课堂教学要素对它的影响:(1)要尊……


教研新论文: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教研新论文: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陈凤伟 摘 要: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情感的体验。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感悟到数学自身魅力和无穷奥秘以及不可估量价值的学生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