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小学语文优秀获奖论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刘飞燕 芮城县南卫联校东城小学 【摘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座架设在教室、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小学语文优秀获奖论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刘飞燕 芮城县南卫联校东城小学
【摘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座架设在教室、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更是势在必行。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注意以人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在教学中寻找最佳整合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教育报》报道: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占领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处于有利地位。因此,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方式方法,才能使学生很快地从学习中获得最新的知识,获得长足地发展。我曾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优化课堂教学,作了初步的探索。
人类已经步入了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也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社会化和信息化。这一发展趋势表明教育将面临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挑战和竞争。整个教育界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
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整合,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必将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对深化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含义
我们先来说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它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去整合学科课程,二是信息技术既是整合的手段,也是“整合”好的课程的有机要素。整合在它的初级阶段,可能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似,但实质上是有区别的。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是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也就是说,“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语文学科原来的一套东西纹丝不动,肯定只能和信息技术简单“拼合”,或勉强“贴”上去的负担。所谓“整合”,就是必须有所“整”,而后才有二者的紧密融合。
从这点看“整合”昭示着这样一种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这意味着语文教学的一场革命,一次挑战。
语文教学面对的既是未来的挑战,也是信息时代的空前机遇,更是对构建新课程体系的探索;语文教材面对的是空前广袤的视野,是空前扩展的丰富资源,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所获得的空前便利的条件;语文教师面对的是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都将在极大程度上补突破,是师生互动将在过去难于想象的同步、异步等多种方式下实现空前的优化。这一改革,不会割断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历史,它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起步;但只有充分看到改革的目标、条件、方法都与以往的语文教改迥乎不同,步子才能真正迈出去,迈得高远。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知识、能力、素质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要素,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三方面为准则,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的落实,从而建立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基于文本、语音、图形和视频等多媒体的教学支持。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指示,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师生双方的交流,如:讨论、辅导和答疑等,确保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它最终要解决的是全方位问题。从课程标准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
考试评价,都要在与信息技术融合中实现改造(不是一般性增补删改),从而“整合”为更合理的能力标准、知识系统和教学体系。当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比如:上网,在怎样使学生善于搜索、筛选、鉴别、处理信息等一系列问题上,在怎样良好地体现师生“主导——主体”关系上,就都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地方。
2、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参与、自动探究与交互资源的过程,不仅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而且能手脑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活动,使得学生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增加了所接受的信息量,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加快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速度,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去年,我们六年级语文组搞了一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研究课——走近老舍。老师充分地尊重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上课时老师让学生汇报自己想研究、了解老舍的哪方面的内容,有的要研究老舍的作品,有的要研究老舍的生平,有的要研究老舍在北京的生活,有的要研究别人对他的评价……接着学生到学校为本课设立的“老舍网站”去搜集大量的有关资料。此时,你可以看到全班30多个同学都在参与教学活动之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汇报时,更是丰富多彩,孩子们不但看了大量的图片、照片、而且欣赏了话剧、电影、戏剧、还聆听了语言幽默、诙谐的语言。本节课扩大了阅读量,体现了电脑的先进快捷,产生了平日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3、要发挥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
网络环境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和多媒体地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和文字清晰,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环境的保证,使学生获得能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并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作为助学和促学的最佳辅助方式。
这种新型的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创建,首先在于教师的新型理念,其次是建立了一个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教学程序:在课堂上通过导向、素材资源和操作资源的有序传递,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激导鼓励、诱导启发和疏导整合,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创新和自主探索学习的教育理论。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优势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因此,许多专家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
标签: